4月10日下午,学校在广州校区人文艺术楼四楼报告厅召开2024年度就业创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学校董事会执行董事、校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张亚斌,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管理干部、二级学院管理干部、教研室正副主任、全体辅导员及企业朋友、校友出席大会。会议由校长助理孔练光主持。

△会议现场
学校董事会执行董事、校务管理委员会主任张亚斌及学校领导分别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为“就业创业导师”和“十佳用人单位”颁发聘书和牌匾。

△张德宜宣读表彰文件

△吴锐颁发就业推荐突出贡献奖

△苗红卫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颁奖

△张江南为就业创业先进个人颁奖

△鄢维峰为就业创业导师颁发聘书

△张德宜为就业创业导师颁发聘书

△李国年为就业创业工作达标集体颁奖

△黄学茭为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颁奖

△张亚斌为十佳用人单位颁奖
会上,学生就业创业处潘福中处长、创业教育学院邱漠河院长分别围绕毕业生就业情况、问卷调查分析、创业教育成果与展望等内容进行交流。通过数据全面总结2024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的成绩,通过问卷调查剖析存在的差距,为对标诊断改进工作明确方向、梳理思路。同时,结合创业教育新形势,提出教学改革新思路,挖掘课程育人新动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取得新发展。

△就业工作交流

△就业教育工作交流
“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吴晓君以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为例,分享辅导员个性化指导培养模式助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宝贵经验。“就业创业导师”袁刘珍紧扣“桥梁、火种、生态”3个关键词阐述就业创业导师的职责及如何深入校园开展就业创业咨询、就业创业指导、就业创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提升就业能力。“十佳用人单位”广州人从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吕经理立足“校中厂”工作从“打造企业真实直播环境,企业项目进课堂,企业教师进课堂”详细介绍“金基地”建设情况,从“课程培训、学生培养、学生成长”层面深入解读“校中厂”赋能学生职业发展。
机电工程学院李奕萍副院长围绕工作理念、工作举措和6大工作亮点,系统总结学院在深化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实践案例。人文学院龙轩副院长紧扣“产教协同、精准服务”关键词分享学院推动专业对口就业率与创业孵化率稳步提高的系列措施。“先进集体”单位所做的经验分享,为其他学院开展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就业创业先进个人分享交流

△就业创业导师分享交流

△十佳用人单位分享交流

△机电工程学院分享交流

△人文学院分享交流
最后,李国年校长做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学校2024年度就业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校学生成长成才的企业合作伙伴和广大校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向躬耕育人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与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全校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应对,构建起“党政同责、部门协同、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向社会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面对2025年更为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他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毕业生就业事关民生福祉、教育强国建设、就业大局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切实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加强协同联动,凝聚工作合力。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学工口“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形成“大合唱”的良好局面。各学院、各部门要坚决打破部门壁垒,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三是要精准对接人才需求,着力促进供需适配。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就业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深刻折射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错位。必须从源头入手,构建“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确保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四是要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树立正确就业观。要用心用情、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绝不是“大水漫灌”,而是要“一人一策”的精准滴灌,要为每名毕业生绘制“能力画像”,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服务,让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李国年讲话
锚定就创新目标,砥砺奋进新征程!用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举措、更创新的思维,共同书写2025年就业创业工作的精彩篇章。

△合影留念